萧列一一应答,最后道:“慈儿,这地方好吗?”
慈儿点头:“好。”
他想了下,仰脸又问:“皇爷爷,你说带我去看天下,这里就是天下吗?”
萧列道:“皇爷爷再带你去个地方,等下你就知道了。”
暖轿一直前行,走了一段仿佛很长的路,终于停了下来,轿子再次被压了下去。
慈儿跟着祖父,从轿子里下去,抬眼四顾,微微一怔。
面前的街道狭窄而阴暗,两旁的房子低矮破旧,道路中间的积雪,被践踏的成了污黑的颜色。天气寒冷,天亦快黑,街道两旁的那些人家,家家户户,几乎都是门窗紧闭,里头漆黑一片,偶只有几户,从缝隙里透出些许昏黄的灯火。一眼望去,不远处的前头黑漆漆一片。道上行人稀稀落落,便是走在路上的,也无不缩头缩手,面带愁苦之色。
和方才在灯市所见的景象相比,犹如一个在天,一个在地。
这一对祖孙的出现,显得有些反常。几个迎头撞见的路人,看了两眼,便也无心多看,步履更是匆匆不停,想是急着要赶回家去,吃一口热饭,喝一口热汤,暖暖被冻的僵硬的手脚,消去在外奔波一天的辛劳。
一个和慈儿差不多年纪的女孩儿,穿了件许是母亲衣裳改做的蓝底碎花夹袄——那夹袄很旧了,上头的白色碎花都泛出了陈霉的旧黄,想必也不保暖。女孩儿却不顾寒气,站在开了半扇门的门槛里,一边往手掌心里呵着气,一边朝外伸头张望,仿似是在等人,瞧着已等了有些时候了。
慈儿平日不大见得着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,便停下了脚步,睁大眼睛瞧着那女孩儿。女孩儿发现了他,再看一眼他身旁的萧列和身后紧紧跟随的那几个侍卫,仿似害怕,立刻将门掩了。
慈儿仰头,看了眼含笑望着自己的祖父,挠了挠头,只好迈步继续朝前,这时,身后的雪地里,传来一阵咯吱咯吱疾步而来的步伐声。
慈儿转头,见身后上来了一个挑着货担的货郎。大约是天气不好的缘故,他的东西似乎并没卖没出去多少,担子瞧着还很沉重。
方才那扇才掩合了的破门,突然又“吱呀”一声开了,那个还躲在门缝后朝外看着的女孩儿,再次露头出来,欢快地叫了声爹,跨出门槛,朝那货郎飞奔迎了上去。
货郎原本面带愁色,瞧见女孩儿奔出门外迎接自己,立刻露出笑容,从担子里拔出一根冰糖葫芦,递给了女孩儿。女孩儿欢喜地接过,一手拿着冰糖葫芦,一手抓着担绳,蹦蹦跳跳地进去,口里呼道:“娘!爹回来了!”
一个妇人闻声从里出来,看了眼还满满的货担,再看一眼女孩儿手里的冰糖葫芦,叹了口气,埋怨道:“家里就只剩几日口粮了,你的胭脂水粉又卖不动,还花钱给丫头买这个做什么!”
货郎道:“不过一个铜子儿罢了。我明日再多跑几个街坊,多卖些便是了。”
“罢了,你每回都是如此。赶紧进来吧,暖暖身子,好吃饭了——”
在妇人的唠唠叨叨声中,那扇破旧的门被关上了,那家人的背影消失在了门后。
周围安静了下来,空气里,从不知何处,仿佛飘来了一阵带着烟火味的炊饭香气。
慈儿怔怔地望着那扇闭合了的门,小小身影,一动不动。
萧列拄着拐杖,默默立在一旁,起先并未打扰于他,等了片刻,方微微俯身下去,牵起他套了暖手的一只小手,轻声道:“再和皇爷爷往前走走?”
慈儿慢慢地收回目光,点了点头,跟着祖父,继续朝前走去。
越向前去,道路便越难行,两旁的房屋也更是破旧,那些屋子,几乎不能称之为屋,不过就是四根柱子围上一圈捆扎起来的茅草破布,上头再覆一层草席,以石头压住四角,如此便成了居人之所。
一堵坍塌了半拉的土墙角落里,点燃了一堆火,边上围坐了几个露天过夜的乞丐,附近的几间茅棚里,不断有咳嗽的孩童哭闹声传出,中间夹杂着妇人的长吁短叹。
身后的几名侍卫变得紧张了起来,紧紧地跟随于后,不敢有半点的放松。
慈儿的目光,变的凝重了起来,小嘴紧紧地抿着,不断地回头张望,却还是被祖父牵着手,带着,一步步地穿过了这片位于天下脚下,纵有阳春德泽亦无法布及的贫民居区。
终于走出了这片漆黑的窄巷,街道两旁,灯火渐渐零星复见。
“快走快走!别挡了门!”
一间透出昏黄灯火的小酒肆门旁,站了个借光的卖橘老翁。老翁身上衣衫单薄,站在寒风之中,抖抖索索,地上坐了个身上裹着祖父破棉袄的小女孩,但即便如此,小女孩的脸蛋还是被冻的乌青。
酒肆伙计出来赶人了。
“行行好,容我再站片刻,等卖完了橘,我便走。小孙女生了病,家中就我一人,只能带她出来,等着这卖橘钱看病的……”
老翁苦苦哀求,忽然看见一行人走过,急忙转身。
“客官,买几只橘吧。”
“只剩十来只了,都是好橘,原本要卖十文,客官若都要,算五文钱便可。”
老翁说完,用渴盼的目光,望着这一行人。
慈儿转头,看了片刻,慢慢地仰起脸,望向祖父。
萧列示意随从过去。一个侍卫走了过去,给了二十文钱,将那一包橘子,包了过来。
老翁喜出望外,朝萧列和慈儿不住地鞠躬,小心翼翼地将铜钱放进钱袋,仔细地缠在腰间,忙收拾起东西,将小孙女放在一只箩筐里,另只压了块石头,挑起担子,踩着积雪地面,蹒跚朝前而去。
慈儿忽然挣脱了祖父的手,迈开两腿,追了上去,将自己的暖手脱下,塞给了那小女孩儿,这才转身跑了回来,跟着祖父,上了那顶来接的暖轿。
轿里安了个小铜炉,内中燃了炭火,十分暖和。
路上,慈儿坐在祖父腿上,一语不发。
暖轿循了原路,返回宫中,祖孙二人回到御书房里。
萧列微笑道:“慈儿,你可知,何为天下了?”
慈儿望着祖父。
“《尔雅》有云,春为苍天。所谓苍天,乃万物苍苍然生。而万物之中,又以人为灵长。故所谓天下,实是万民。皇爷爷是皇帝。慈儿可知,皇帝要做的事,又是什么?”
慈儿摇头:“慈儿不知。”
“皇帝要做的事,便是治天下。”
慈儿眼睛微微闪亮:“皇爷爷,我懂了!所谓的治天下,便是治万民。”
萧列笑了,颔首,目光无限欣慰。
“慈儿说的极是。皇爷爷今日带你出去走了一圈。京城之中,有膏腴之地,富贵之人,但毕竟少数,更多的,还是那些为了一家老小的一口饭食而辛勤劳作的百姓。慈儿也看到了,便是在皇爷爷的眼皮子底下,也有那么多的人,吃不饱,穿不暖,雪天亦无片瓦遮身。京城尚且这般,天下之大,你想,又有多少如此之事?皇帝要做的事,就是治好天下,让更多的百姓有饭吃,有衣穿,有屋住。你懂了吗?”
慈儿慢慢点头。
“慈儿,皇爷爷老了,不能一直做皇帝。等皇爷爷不能做了,皇爷爷想让慈儿继续做下去,让天下得安宁,让万民归其道。你愿意吗?”
慈儿点头,又摇头:“皇爷爷,我要先问过爹娘。”
萧列道:“好。你爹娘应当也快归京了。皇爷爷就先去问你爹娘。倘若他们答应了,慈儿也就答应,好不好?”
“好。”
萧列凝视着他:“慈儿,做一个好皇帝,会非常辛苦,甚至还会叫你失去你所珍贵的东西。但人生而在世,便是如此,有所得,便有所失。你记住皇爷爷的话,日后等你长大了,你就会明白。”
慈儿点头:“慈儿记住了。”
第112章
三月末,江南烟柳,陌上扶桑,正是一年当中最美时节,裴右安和嘉芙却无心美景,出泉州后,立刻北上赶往京城。
裴右安自是急于回京,却又担心嘉芙吃不消赶路的辛苦,起先也只照平常的行程安排上路。
嘉芙已数月未见儿子的面了,牵挂之余,又暗含隐忧,心中只恨不得插翅飞回去才好,何惧路上辛劳,一路只不停地催促,裴右安只得加快行程。
终于这日,二人赶回了京城,径直至皇宫求见,顺利入宫,夫妇二人,被引至皇帝御书房所在的承光殿,于空无一人的轩陛之下等待了片刻,听见殿内传出一阵奔跑的急促脚步之声,抬眼,见竟是慈儿从里头奔了出来。
“爹爹!娘亲!”
慈儿跨出高高的门槛,面带欢喜笑容,朝着二人飞快地冲了过来。
嘉芙再也顾不得宫规礼仪,丢下一旁的裴右安,飞奔上去,将儿子一把接入怀中,紧紧地抱住,亲吻便如雨点般地落到慈儿的额面之上。
慈儿被嘉芙亲了好几口,心里欢喜,却偷偷看向一旁的父亲,见他凝望着自己,又忍不住感到微微羞赧。见母亲又要亲来,躲了一躲,凑到她的耳畔,低声道:“娘,爹爹在看着呢……”
嘉芙压下心中此刻的百感交集,转头,见丈夫朝着这边慢慢走了过来,这才放下了儿子。
慈儿走到裴右安的面前,像平常那样,规规矩矩要向他行礼,身子还没跪下去,裴右安便伸出双臂,竟将他搂入了怀中,紧紧地抱住了。
不止是慈儿,便是嘉芙,也感到了几分意外。
裴右安深爱这个儿子,嘉芙知这一点,但在慈儿的面前,他向来却是内敛而隐忍的。
像今日如此这般,表达他心中对儿子的情感,嘉芙还是头回看到。
慈儿被父亲紧紧地抱在了怀中,起先仿佛有些吃惊,渐渐地,露出了欢喜的笑容,试探着,慢慢地伸出一双小胳膊,搂住了父亲的脖颈,小脸儿靠到他的耳畔,低声道:“爹爹,你去打了这么久的坏人,慈儿和娘亲都很想你……”
裴右安眼角微微泛红,愈发紧地抱住了儿子,久久不肯松手。
“裴大人,万岁说,让甄氏带着小公子去西苑,裴大人请入内,万岁有话要说……”
崔银水方才从里头跟了出来,一直站在一旁,觑着裴右安的脸色,小心翼翼地道。
嘉芙心中咯噔一跳,看了眼丈夫。
裴右安将儿子交还给了嘉芙,和她对望了一眼,低低地道了声“你先带慈儿去吧”。
他慢慢吐出一口气,迈步,朝里而去。
……
萧列不复从前面对裴右安时的精神抖擞模样了,此刻身上只松松地披了件外袍,靠坐在榻上,手里拿了本奏折,正在看着。
裴右安下跪,向他行了君臣之礼。
萧列道平身,慢慢地下榻,坐回到平常的那张御座之上,双目望着裴右安:“右安,最近朕收到的大臣奏折里,说的最多的,有两件事。一是北方战事大捷。你大破胡骑,俘虏了数位王室成员,如今匈奴王庭有意求和。此战,你居功至伟,很好。”
裴右安语气平静:“承皇帝陛下洪福齐天。臣不过尽了本分而已,不敢居功。”
萧列笑了笑,盯着面前的裴右安:“这第二件事,便是催问我大魏后继之人。”
他将手中的奏折,连同放在桌角上的一叠,丢到了裴右安的面前,发出“啪”的一声。
“最近发生太多的事,朕从前的想法,也有所改变。朕本是想迎回萧彧,履朕当年对天下之人的许诺。可惜,你也亲眼见了,那孩子自己无心于此,不肯回来。朕看中了慈儿,好生栽培,他日,慈儿必会成为我大魏之一代圣君。”
“朕明日便叫钦天监择选吉日,朕带慈儿,拜祭太庙,认祖归宗,立他为我大魏之皇太孙。”
“右安——”
萧列唤了一声他的名字,双眸凝视着裴右安:“你与朕当初离心,一切皆都源于萧彧。如今朕于萧彧,已做到了朕的极致,朕要你退让一步,这不算过分吧?”
他一字一字,说道。
裴右安注视着萧列,萧列亦盯着他,丝毫未加退让。
四道目光,彼此相对。
“万岁,你早就料到彧儿不会回来了。他当年甘心回京引颈就戮之时,你便清楚了这一点。那时你未杀他,将他囚于金龙岛,容臣妄言,恐怕并非出于万岁不忍之心,乃是为了日后要挟于臣吧?”
裴右安的神色,已不复从前之怒,眉目萧索,语气平静。
萧列目光之中,露出一丝微微狼狈,但很快,这狼狈就消失了。
他盯着裴右安:“朕确实料到了萧彧不会回来。朕亦实话告诉你,朕早几年前,便想过要立朕的亲孙为大魏之后继者。除非你夫妇二人于我有生之年,未能得子,否则,你夫妇之子,日后即便没有成为圣君的资质,成为守成之君,必是绰绰有余。当初朕留萧彧,确实是为了你的考虑。但朕今日要立慈儿,却再不是为了要挟于你!朕心意坚定,绝不会改!此子资质过人,为朕生平前所未见,倘若好生加以教导,他日成为一代圣君,亦未可知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