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:
密码:
PO18文学 > 都市生活 > 廉吏能臣34集电视连续剧 > 第二十二集
  1、河北大名府 日
  赵抃车队一行,从契丹国访问回国,历经几个月的长途跋涉,回汴京路经河北大名府……
  赵抃车队一行刚进大名府,相关官员早已在此等候。赵抃刚下车,大名府官员就向赵抃旨意,英宗皇帝:“授予赵抃为天章阁侍制之荣誉。并任命赵抃为河北都转运使,即刻到任,不必回朝中任职。”
  赵抃接旨后,连连“谢恩!”
  (旁白):“治平元年(1064)正月,宋英宗任命赵抃为大宋使节,出使契丹国,完成任务后,赵抃回汴京路经河北大名府时,意外地接到英宗皇帝的旨意……”
  2、河北都转运使官邸 日
  赵抃上任不久。一天,他正在审阅公文时,毛彦志匆匆进来,向赵抃禀报:“老爷,刚接到禀报原定要视察大名府的库房,却遭到贾昌朝的拒绝。”
  “哦,”赵抃沉思着……
  毛彦志又说:“他派手下人向老爷传话,‘以前的都转运使从未有过视察大名府府库的事。赵公来视察府库,就不见得合适了。我看还是免了吧!’这明摆拒绝老爷的视察。”
  赵抃默默地点了点头:“当然,这也在情理之中。因为,论年纪,他比我年长十岁,论资历,贾公曾经担任参知政事、枢密使、宰相,在他眼里我赵抃确实是他后生晚辈。”
  毛彦志不满地:“他,无非在摆老资格,不肯掉价,故而不肯接受检查。”
  赵抃理直气壮地说:“请转告贾公,都转运使视察各地库房是朝廷的旨意,也是都转运使的职权,是皇帝陛下赋予的。”他又缓和的口气说:“大名府有贾公在,本官自然是放心的。不过,如果不检查大名府的库藏,而去查其他州郡,人家是不会服气的。所以,望贾公以国事为重,大名府还是以检查为好。”
  “是。”毛彦志回应道。
  3、府库 日
  赵抃一行带着相关官员来府库检查,贾昌朝无奈地陪同赵抃检查……
  (旁白):“赵抃是一个忠于职守,不肯马虎的人。虽然,贾昌朝十分的不快,但也只好自己生生闷气,无可奈何。而赵抃此举也给大名府留下佳话。”
  4、河北都转运使官邸 日
  赵抃正在看着各州郡的公文,越看双眉越紧锁。
  此时,通判进来送上公文。赵抃便问:“关于因未按时完成招募义勇军之事,受罚的官员人数……”
  通判道:“按照当年仁宗皇帝下诏各地招募义勇军人员,未能限期完成任务,受到流徙两年处罚的州郡官员达八百余人……”
  “这么多?”赵抃惊讶地问:“什么原因?”
  “赵大人,”通判无奈地摇摇头道:“河北这几年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百姓富庶。不是这八百多官员不肯用心办事,而是百姓均在田间劳作,不肯离开到手的丰收。所以各州郡招募义勇军数量不足……”
  “哦——,”赵抃沉思片刻道:“明日我们下去走一走,彻底调查一下实际情况。”
  “是,”通判重重地点点头。
  5、一组短镜头
  (旁白):“次日,赵抃携带通判、毛彦志等官员一行下到各州郡及田间地头,深入调查了解情况……”
  赵抃一行到某州郡与官员们座谈了解……
  赵抃一行在田头,喜悦地望着丰收在望的一片片金黄色的庄稼……
  赵抃一行在农村与一些老农座谈……
  赵抃与几位老官吏交谈……
  ……
  6、赵府 夜
  烛光下,赵抃在挥笔疾书……
  毛彦志送上茶水进来:“老爷,你……”
  赵抃道:“我正在向皇上写奏章,请求宽恕这八百多官员的过失,并保证待农闲时,我定督促这一任务完成。”
  毛彦志重重地点点头。
  7、贾府 日
  贾昌朝正在喝茶,一属下匆匆进来。
  属下道:“贾老爷,英宗皇帝已下旨意,同意赵大人的建议,免去了八百多名官员的流徙之苦。”
  “真的?”贾昌朝惊喜而又感叹道:“赵大人确实是个既厚道又有办法的人啊!”
  “是啊,是啊,”属下连连点头:“这些天,农闲了!赵大人又下去协助,督促州郡完成招募义勇军的任务去了。”
  贾昌朝长叹一声:“好官哪——!”
  8、赵府 夜
  (字幕打出):治平元年(1064)十二月
  赵抃正在审阅公文,夫人拿了一件厚实的衣裳走进来,披在赵抃身上:“老爷,天冷了!别受凉。”
  赵抃放下手中的笔,站起来边穿衣边说道:“是啊,时年五十八了,比不上当年啰!”
  夫人点点头:“老爷,也不算小了,有的人都已告老还乡,颐养天年了。可是,你……”
  此时,毛彦志满脸笑容地匆匆进来,说:“老爷,夫人,喜事来了!”
  夫人惊喜地:“喜从何来?”
  毛彦志道:“刚才六百里加急快马来报……”
  “是吗?!”赵抃惊喜道。
  毛彦志道:“英宗皇上又任命老爷为龙图阁直学士(三品官),并出任成都知府……”
  赵抃感激地:“谢皇恩,”并二话不说:“夫人,彦志,即刻准备,赴蜀上任。”
  夫人道:“老爷,这是三赴蜀州了,一路上……”
  毛彦志未等夫人说完便说:“夫人放心,赴蜀路途遥远,一路险恶,我会安排老爷乘坐马车,照顾好老爷,踏上遥遥之途。”
  夫人重重地点点头。
  9、赴蜀路上 日
  毛彦志骑马在前头,后面紧跟着赵抃携夫人的马车一路前行……
  赵抃一行沿山路陡峭难行,鲜有不平坦之处,只得下车步行……
  赵抃一行沿着山路盘旋曲折,如银蛇舞练,似绸带飘飞,萦绕山峦……
  山崖溪涧潡流,瀑布冲得山岩震,推着巨石转,好似雷霆响彻在千山万壑间……
  剑门关前,赵抃望着蜀道吟念道:一首七绝《乙巳岁渡关》:
  谁云蜀道上天难,险栈排云彻万山。
  我愧于时无所补,十年三出剑门关。
  (旁白):“赵抃携夫人一行乘坐马车,经过四个多月的长途跋涉,终于抵达成都……”
  10、成都某城门口 日
  一大群成都知府官员及所属知县官员们,在通判钱鑫带领下,顶着寒风在城门口迎候新任知府赵抃。
  官员甲怨气道:“都等了两个时辰了,怎么还没有来呀?”
  官员乙望着前方惊喜地:“你们看,你们看,前方不是马车来了嘛!”
  众人官员听后立即往前看,只见一辆马车缓缓朝这边驶来,大家都异口同声道:“赵大人到了!赵大人到了!”
  (镜头下):赵抃的马车缓缓地驶来……
  官员们一个个期盼的目光聚焦在马车上,马车终于缓缓地在官员门前停了下来……
  官员们都毕恭毕敬地揖手齐呼:“欢迎赵大人——!”
  马车没有动静,车内也无回音。
  官员们又大声齐呼:“欢迎赵大人——!”
  马车仍没有动静,车内也无回音。
  官员们相互瞟了瞟眼睛……
  突然,通判钱鑫“唰”一声跪下,其余官员也跟着下跪,并高声喊道:“欢迎赵大人——!”
  马车仍没有动静,车内也无回音。
  此时,钱鑫站起来上前,推开马车的门,马车内空无一人。
  官员们一片哗然……
  此时,通判钱鑫见此便阴阳怪气地说道:“哼!有啥了不起的,早说呀!害我们白白站在城门口,吹了两个时辰的冷风!”
  有人见钱鑫那副趾高气扬的模样,嘀咕了一句:“瞧,这神气样,这下克星来了。”此话虽说得很轻,旁人是听不见的,可也有的摇摇头,悄无声息地走了。
  众人很快散去。
  (旁白):“原来,赵抃此次来谢绝属僚们接风洗尘的盛情。直至天已傍黑,赵抃乔装打扮携夫人及毛彦志悄悄进城了……”
  11、酒楼 夜
  赵抃着便装携夫人与毛彦志走进一家门面不大的酒楼。三人在一张桌子前坐下。赵抃见旁边桌 上坐着一个身着粗布衣衫三十出头的汉子,喝着闷酒。更为奇怪的是,此人神情紧张一会儿呆坐着出神,一会儿又猛灌一口,面前也无下酒菜,只一壶清酒。
  赵抃见此,心下起疑,但细观眉眼,也不似坏人。他正欲上前攀谈……
  不料那人酒未喝完便起身匆匆付账,离席而去……
  赵抃凝望着此人离去的背影……
  12、衙门 日
  突然,衙门外有人击鼓鸣冤……
  赵抃即刻升堂……
  原来,两位伙计抓到了小偷,押送上堂。赵抃一看,小偷不是别人!赵抃情不自禁惊讶自语道:“怎么?!是他!”小偷真是昨晚酒店遇见那个喝酒的中年汉子!
  赵抃惊堂木一拍,威严地喝道:“你姓甚名谁?何故行窃?从实招来。”
  两边衙役齐声呼喊:“威武……”
  小偷从未见过这等场面,瑟瑟发抖,磕头如捣蒜:“小人姓张名山,只因老母前日得了急病无钱就医,筹钱又无着落,一时起念。想偷些银两暂作医资,望大人明鉴。”
  “为母治病,虽是孝心一片,却也不能干这违法之事。”赵抃的语气缓和了下来。
  “小人该死,以后再也不敢了,求大人饶恕。”张山心惊胆战地说道。
  “该不会是编排托词欺瞒本官吧?”赵抃观其神情故意吓唬一句。
  张山连连说:“万万不敢!万万不敢!”
  “来人!”赵抃喊道。
  “在!”一衙役上前。
  赵抃命令道:“急速去张山家调查核实此事。”
  “遵令!”衙役快速离堂。
  (旁白):“赵抃派衙役去张山家察看,并向邻舍核实了解情况。果然如其所言。”
  赵抃宣布:“张山,本官遂念你初犯,又是孝母心切,当堂释放!”
  张山激动地连呼:“谢大人!谢大人!”
  赵抃又命毛彦志取来自己的五串铜钱,送予张山道:“速带母亲看病去吧!。”
  张山接了铜钱,感动得连呼:“青天大老爷!青天大老爷!”
  (旁白):“张山从此改过自新,逢人便感念赵大人的好。”
  13、赵府 夜
  不久,赵抃与毛彦志在一起饮茶交谈……
  赵抃道:“成都的教育事业发达,历史悠久。”
  毛彦志点点头:“早在西汉后元三年(前141),蜀郡太守文翁就在成都城南创办了‘石室精舍’,并亲自兼任山长(校长)。”
  赵抃:“至宋代,改名为成都府学。这是中国第一个由地方政府出资创办的学府,故有‘文翁倡其教,相如为之师’之誉。从此,蜀地人才辈出。”
  毛彦志连连点头。
  赵抃道:“不妨明日我们去看一看,这所文翁创办的府学。”
  “是,”毛彦志回应道。
  14、成都府学 日
  赵抃身着便装携毛彦志来到成都府学大门前站住……
  大门由青瓦石墙砌成,两旁各矗立着一根粗壮的红漆木柱,那木柱看上去极壮硕,即便两人合抱,也抱不过来。柱子上分别书写孔子那句名言:“玉不琢,不成器。人不学,不知义。”屋檐上悬挂着四只硕大的红灯笼,正中间一块横匾,上书“成都学府”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。
  赵抃看着默默地点着头。
  毛彦志问道:“老爷,要不要先派人去通报一声?”
  赵抃摇摇头。
  两人来到府学大门,衙役拦住二人欲盘问。
  “快快通报,就说知府大人到。”毛彦志脱口而出,赵抃连忙摆手制止,只问:“府学山长现在哪里?”
  “我带大人去。”衙役忙回答道,便带着两人前往山长的办公处去。
  三人走进不远处,有一座不大的青石砌成的水池,池中一座精雕细琢的假山,池前矗立一尊六尺高的青石雕刻而成的文翁讲学塑像。远远望去,两边各有几幢老旧石室,掩映在绿树丛中,显得古朴庄重,宁静幽雅。
  一路上,衙役一边指点着一边介绍……
  15、文公礼殿 日
  三人来到文公礼殿前,衙役说:“这里专供生员祭拜文公及历代先贤。”
  此时,赵抃忽然听到里面传来激动的说话声,似乎在争执什么事……
  “孔先生,你乃成都府的老先生了,当以教育事业为重呀!你这样甩手一走,我可怎么办?这帮孩子可怎么好啊!”
  “不是我不懂得这些。可是,现如今这点薪酬,实在是生活难以为继呀!我也是没办法。”
  “先不要急,容我再想想办法。”
  “唉,你几次三番说不要急,不要急,至今也没想出什么办法来。不是我等不看重教育这行,实在是……”
  听到这里,赵抃走了进去,山长与一位老师看到知府大人来了,感动得直吐苦水……
  山长说:“近年来,府学规模发展过快,以至于经费短缺,发放给先生们的薪酬也下降了许多。这几位先生皆拖家带口,生活一下子难以为继,无奈之下,才欲转行从商去了。”
  赵抃点点头道:“我十分理解各位老师的难处。先生们,府学离不开你们,孩子们也离不开你们,成都的教育更少不了你们哪!”他提高嗓声道:“我以知府的名义向你们保证,一定会给你们增加酬薪,希望你们留下来,尽心尽力地教好学生们。”
  一位老师激动地说:“知府大人如此一说,我等惭愧哪!我等再走,当真对不起知府大人您了。”
  赵抃:“谢谢各位老师!这里我请山长提供府学的教学管理及费用开支等情况给知府。”
  山长点点头:“我叫财务立即提供给知府。同时,府学的一部分石室也需修缮……”
  赵抃点头道:“造出预算,由库银拨付,尽力解决府学眼下的燃眉之急。”
  山长和老师们激动得连声:“感谢知府大人!感谢知府大人!”
  16、府衙 日
  赵抃回到府衙立刻查看库银的情况,越看越眉头紧锁……
  赵抃:“来人!”
  衙役:“在!”
  赵抃:“速叫监当过来。”
  “是。”衙役应声后速速离去。
  不一会儿,监当匆匆赶来。
  监当:“叩见赵大人!”
  赵抃道:“我看了一年中银库的收入开支情况。”他指着一项奇怪地问:“为什么这项招待费这么高呢?”
  “大人有所不知,我们成都这个地方啊,自古以花色绮丽,做工精致的蜀锦闻名全国,蜀锦花样由唐时的十多种发展到现时四十多种,能织出天马行空、流水飞鱼、百花孔雀、如意牡丹等等新花样。”
  赵抃不时点着头,不觉问:“这与接待费有什么关系呢?”
  监当道:“由此,皇上每年都要派宫中太监来成都为宫中爱妃织造新花样蜀锦,为宫廷版刻新的图书。每年成都上缴的丝绸商品,占全国各地上缴总数的一半还多。”
  “织锦织得多,朝廷会下拨银两购买的呀,这与招待费有何关系?”赵抃不解问。
  “每个前来成都织造蜀锦的宫中太监,一待就是两三个月。并且,他们来自皇上身边,有恃无恐,为所欲为,谁也得罪不起。每天在衙门定点的酒店舞场吃喝玩乐,穷奢极欲,临走时还拿上不少好处,这一切都用库银开支的。所以,这开销自然就大了。”监当说道。
  赵抃听了,沉默了起来,默默自语道:“应该从这上面做做文章。”
  17、赵府 夜
  赵府回府后,便叫来毛彦志……
  赵抃说:“……听了监当提供的这些情况,我认为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。”
  毛彦志重重地点头。
  赵抃:“你立即组织人手,暗中调查此事。”
  “是,”毛彦志回应道。
  赵抃命令道:“一定要将此事查得水落石出。”
  “明白。”毛彦志回应后退出。
  18、一组短镜头
  (旁白):“毛彦志带着两人身着便服,深入细致地进行暗中调查……”
  毛彦志带人来到酒店调查……
  毛彦志找酒店老板及财务了解查实……
  毛彦志带人来到舞场调查消费账单……
  毛彦志带人核实财务报销单据……
  ……
  19、赵府 夜
  毛彦志向赵抃禀报调查情况……
  毛彦志道:“……从调查情况看宫中太监每次到成都来公干,一拖二三个月吃喝玩乐,花费很大。更为严重的是成都某些官员们借此机会中饱私囊,尤其是负责此项事宜的通判钱鑫……”
  “哦,”赵抃疑问道。
  毛彦志道:“他与酒店、舞场老板暗中勾结,明明花费二十两银子,却报二十五两、三十两,反正一切皆由府衙开支。另外,百姓每织造一匹蜀锦,本来官家付了一千文,而到了百姓手上只有五百文,另五百文就被这些贪官层层盘剥,落入腰包了。酿酒、刻字等也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。”
  赵抃拍案而起:“如此严重,此风不刹,祸国害民矣!我立刻上奏皇上……”
  (旁白):“赵抃为此先后向皇帝上了两道奏折……”
  赵抃挥笔疾书……
  (赵抃的画外声):“一是奏请禁绝四川官员们的宴请馈赠,以减少公款开支,减轻百姓衙前差等杂役负担;二是进一步健全制度,保护织锦、酿酒等人家的正当权益;另一道奏折请求皇上少派宫中人员来川,实在需要来四川的,最好一般限定不超过十天。”
  (第二十二集 剧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