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小姐那边的事情如何了?都办妥了吗?
办妥了,刚才北城王府传来消息,王妃难产而亡,留下了一个未足月的小郡主。
郡主啊,那就留下吧,不过娇娇这事情实在太过了,竟然自作主张退了宋家的婚事,还搭上了北陈王,女孩子头发长见识短,竟然以为北陈王府比宋家更好,哎,庶出就是庶出,比不得她两个姐姐聪明。
您说的是,只不过这种事讲究的就是缘分,北陈王愿意为了娶咱们小姐放弃发妻,也说明他是向着您的,以后肯定会好好善待三小姐的。
徐首辅没有被这种安慰安抚道,他不喜欢有人违逆他的决定,这件事如果不是徐娇先斩后奏,等他们发现的事情生米已经煮成熟饭,他定然是不会同意的。
好在宋家还算好说话,愿意瞒下退亲一事,否则徐娇的名声被毁,未必能如愿嫁入北陈王府。
大人,您还是多休息吧,三小姐的事情由府里办妥就是了,事已至此,也生不出波澜来。
她胆子这么大,谁知道还会做出什么事来,孽障!定亲前不许她出院子一步!
是!
沈嘉听说这件事的时候宋秉洋已经准备启程去西北了,为了避免尴尬,他还是隐瞒了这件事,不过心里对徐家那位三小姐的眼光实在无法理解,大好的未婚男儿,还如此英俊,怎么就偏偏选了那个不着调的北陈王呢?
下衙的路上,沈嘉在马车里看公文,听到外头有打闹的声音,便随口问了句:怎么回事?
何彦下车去看了眼,然后急忙忙跑回来,老爷,是陈家那位少爷挨揍啦,我瞧着腿都被打断了。
听到是陈金贵,沈嘉眉头微微一皱,他不是被陈大人禁足了吗?偷跑出来的?他原本不想管这事,陈金贵挨打肯定是又做了什么不着调的事情,他又不是陈家人,懒得替他家教育孩子。
结果何彦说:不是,我瞧着对方像是北陈王府的家奴,上午我就听说北陈王妃难产而亡了,那位王妃不就是陈家人吗?会不会是因为这个?
难产而亡为何会闹起来?
不知。
顺天府的人来了没有?
何彦扫了一圈,看到远远的有衙役站着却不敢靠近,就知道这些捧高踩低的东西是不敢管王府的事情了。
沈嘉也注意到了这一点,让潘辰去拉架,先去问清楚原由,若是他咎由自取就别管了。
等过了一会儿,潘辰拎着一名小厮走过来,那边还有几名陈家家仆抬着哀嚎的陈金贵快速离去,显然是急着去就医的。
大人,这是陈家的家仆,他说陈少爷今日一早就闯入了王府想要见一见逝去的小姑,结果王府不让见,说是已经定棺了,陈少爷觉得事情不对,就闹起来,然后就被丢出来了。
定棺?不是才刚
是的,说是慈云庵的师太看过,王妃不舍小郡主,怕是想带小郡主一起走,王府不得已才如此早定棺,也会早日下葬。
沈嘉无语,这是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心里有鬼是吗?啧,真给皇家丢脸。
大人,这事情咱们管吗?
当然不管,与我们何干,走吧,派个人去给陈大人送信便是。
沈嘉事后才听人说,陈勉当天就带着家仆打手冲进了北陈王府,他可是工部尚书,不是陈金贵那样没有官身的老百姓,王府的侍卫再凶恶也不敢对他下手。
据说他去的时候灵堂里空荡荡的,连个祭拜的人都没有,只有一群和尚在超度亡魂。
陈勉让人找来了妹妹的贴身丫鬟,发现她最贴心的四个大丫鬟竟然全都死了,剩下的也只知道王妃不小心摔了一跤早产,结果难产而亡,其余事情一概不知。
这种事情要说里面没鬼谁信呢?陈勉当即就穿着官服到宫里告状去了,一顿哭诉,皇上最后令大理寺接了此案。
这种事本来不好查,可是不知谁泄露了徐首辅家的三小姐与北陈王有私情的事情,哪怕没有证据,民间也早就认定了是奸夫淫妇齐齐害死了原配,一时间,连徐首辅的名声都被连累了。
徐首辅直接被气病了,太医一个接一个的上门诊断,药方一张一张的开出来,可是人却不见好转。
沈嘉与工部其他官员还上门探望过,陈勉是不好去的,徐家的孙女间接害死了他的妹妹,这个仇在他这一辈是不可能化解了,也因此,徐首辅派系的人被陈勉以各种罪名撸下去了好几个。
沈嘉私下对赵璋说:老实人发起狠来才是最可怕的。
陈勉平日老实憨厚,为人真诚,真触碰了他的逆鳞,后果也是很严重的。
北区建好那日,赵璋在夜里偷偷去看过,没带沈嘉,独自走在刚铺好的道路上,然后看到几名夜巡的百姓提着竹篓边走边捡垃圾,看到路上不平整的地方竟然还会跪下来一点一点地调理平整。
赵璋走过去,蹲下来与他们一起将路上的一个坑填满,边动边问:你们为何要在夜里捡垃圾?
那几人抬头,看到赵璋这位俊美贵公子,吓得后退几步,问:这位公子是迷路了吗?这里是城北,您要出去只要沿着这条大马路一直往前走就好了。
赵璋点点头,是,夜里无聊随便走走,不知不觉就走到这里来了,这里是城北?似乎与我以前看过的不太一样。
说起这个,几人一人一句开始给赵璋介绍起来,何止是不太一样,简直是大变样,您肯定不知道,三个月前这里还不是这样的。
这多亏了工部的沈大人啊,谁能想到我们这些平民百姓还能建出如此恢弘的建筑群来,连官老爷都夸赞我们呢。
可不是,再过几日我们就能搬进新宅子了,我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好看的宅子呢,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让自家婆娘住上新房,我真是老汉说着说着眼眶都红了。
赵璋便问:新房好看吗?我听说建的极其简单丑陋,而且还是租给你们的,每个月得付房租,这样也甘愿?
听他如此说,几个人都不高兴了,怒视着他问:公子,你到底是来干嘛的?你可别乱说,房子是官府建的,我们没出一文钱,建好了租给我们是应该的,何况沈大人说了,只要我们租满十年,这房子就送给我们了,这十年里,房租实在付不起还可以欠着。
可不是,官府可厚道了,一年才一两银的房租,您去外头打听打听,就是一间柴房一个月也不止这个数,说是租,其实与送没什么区别。
赵璋继续问道:一年一两银子不多吗?你们平日靠什么为生?要养家糊口,要赡养父母、抚育儿女,很不容易吧?
几人同时笑起来,以前您要是问我这个问题,那是真难倒我们了,如今不一样了,只要肯付出劳力就能有报酬,这几个月我们白天在工地干活,晚上就出来值夜,还接了清扫的活,一个月就能把一年的房租赚回来啦。
是啊,听说那边的商铺很快就要开业了,到时候肯定缺人干活,我们这样的做不了掌柜做不了账房,去搬搬货总是可以的。
见他们越说越兴奋,脸上都是满足的笑容,赵璋突然明白了沈嘉执意于改建这里的缘由,除了要规范商业,更多的还是改变这边的老百姓的生活方式,要改变贫穷只能靠他们自己,而赵璋知道了秘诀,那就是让他们对未来心怀希望,有希望才会为此不懈努力。
那几人补好路面,提着竹篓匆匆忙忙地走了,赵璋挑挑眉,轻松地哼起小调,沿着这条新修的大马路一直走出去。
皇上,该回宫了。暗卫突然出现提醒道。
赵璋摆摆手,不回宫,去怡园。
可是沈大人今日回沈府了,之前交代过的。
赵璋知道,但他喜欢怡园,那是他和沈嘉共同的家,哪怕他人不在,也有他的味道在。
商贸区挂牌这日,风和日丽,满城的商户都收到了帖子,一大早就将道路堵的死死的,百姓们闻风而动,也追过去看看那又脏又乱的城北被改成什么样了。
第一百八十章 揭牌
平日这里有守卫,路过的百姓以及周边的住户也只能远远地看几眼,只知道进度极快,往往隔几天来就大变样了。
但真正建好的城北许多人都是没见过的,今日挂牌后这里就正式开放了,因此大家都是来看热闹的。
辰时正,锣鼓喧天,乐队奏乐,鞭炮齐鸣,一支千人禁卫军护着御撵缓缓而来,围观的百姓一开始还未意识到发生了什么,直到禁卫军将人群推开,暴力地清理出一条通道,直到那明黄色的御撵从他们面前经过,风吹起纱帘,露出帝王威仪,百姓们才从慌乱中惊醒过来,是皇上啊皇上来了!
沈嘉那边正与一群商户老板准备走程序,听到外头的动静,再听到无数声此起彼伏的皇上万岁顿时惊了一下,问随从:去看看怎么回事?
不等随从去查问,已经有人急匆匆地跑来禀报了,沈侍郎,皇上皇上驾临,还请大人与各位东家去迎驾。
沈嘉皱了皱眉头,这个时间不应该还在上早朝吗?不过人既然来了,迎接是必须的,甚至这个仪式的规格一下子就高端起来了。
各东家忙整理衣装,忐忑又惊喜,激动又惶恐,亦步亦趋地跟在沈嘉身后,深怕掉了队,见不到帝王圣颜。
沈嘉大步走出去,正巧看到赵璋从御辇上下来,扶着杜富成的胳膊走过来,一身帝王衮服威严赫赫,一抬眸令江山都得臣服于他龙袍之下。
沈嘉下跪行礼,赵璋碍于人前没有亲自搀扶,只是淡淡地点点头:平身吧。
沈嘉起身,与赵璋短暂的对视一眼,眼神中带着疑问,赵璋路过他身边时小声说了句:朕来给你撑场面!
沈嘉笑笑,跟上他的步伐,与他一起走到高台之上,这是临时搭建的台子,一段红绸从牌坊上垂下来,等着他亲自揭开。
赵璋走到那个位置,朝沈嘉招招手:是不是该揭牌?
沈嘉点头:是的,吉时已到。
那朕与沈爱卿一起吧。赵璋抓住红绸的尾端,同时塞到沈嘉手中,两人用力一扯,红绸滑落,露出了正上方的牌匾,名字取的没什么新意,但到场的官员几乎都能认得这手字是出自帝王之手,今日皇上又亲临,可见他对此地的看重,也看出他对沈大人的爱重,之前说沈大人要失宠的果然都是假的。
沈嘉看现场人太多,将原本准备的稿子塞给赵璋,请皇上来做开场词吧。
赵璋瞥了那稿子一眼,眼角抽搐了一下,竟然全是大白话,他何时在人前用这样的语气与句子说过话,不显得太没水平了么?
他将稿子放到身后,并不打算用,他刚要开口,现场瞬间安静下来,除了依依不舍要往前挤的人群,无人敢在这时喧哗。
等他一段简短而精辟的开场词讲完,在场的众人并不是给与掌声,而是下跪三呼万岁,沈嘉内心特平静地反问道:这么拗口的句子,普通老百姓真听得懂吗?
不过也无所谓了,赵璋能来此地,给的就是一个态度,证明这商贸区是皇上亲自督办的,是皇命,那么原先还犹豫着不想进场的商户就该着急了,毕竟铺面有限,这时候想再租铺子可就晚了。
沈嘉上前讲了一些商贸区的规矩和制度,商人牟利不假,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,商业竞争也该公平竞争,他既然要整顿市场,该有的制度就要有,最起码为了利益而杀人放火的事情就该受到惩罚,否则这天下的商人谁都敢为了巨大的利益而无视规则,有人为了夺取秘方而杀人全家,有人为了抢夺资源而大开杀戒,有人为了垄断市场而霸凌弱小商户,总总总总,都要一点一点规范起来。
当然,想要做到公平公正是不可能的,市场的走向本就千变万化,时时刻刻都有不公平的事情发生,沈嘉能做的无非是管好眼前这一亩三分地,让市场潜移默化的规范起来。
礼成!仪式结束时,赵璋喊了声:等等。他朝杜总管招招手,后者捧着一个木盘上来,上面是一幅对联。
朕给此处题了一幅对联,就贴在这门牌两侧吧,往后每年,只要这里没有让朕失望,朕年年都会换上新的祝福。
沈嘉安排人将对联贴上,大声地读出来:三羊开泰九州纳福瑞;万象更新四海庆阳春好!皇上的荣恩在场的各位东家要铭记于心,要记住,你们首先是大晋子民,其次才是商人,大晋强盛,你们走出去也能挺直腰杆,无人敢犯,大晋富足,你们的生意才能做到四海五湖,本官相信,任何一位为大晋做出贡献的人都会得到朝廷的庇护,无论贵贱!
这番话此时听也只是让人感动,可是不久之后,当瓦刺冒充劫匪扣押了一队大晋的商队,并要求商户家属拿出大额赎金时,沈嘉上了一本奏折,随后西北军倾巢而出,不仅解救了这支商队,还将这支劫匪清剿干净,连尸首都送到了瓦刺王都,赤裸裸地摆在瓦刺王面前,言明,再有下次,剿的就不是劫匪而是劫匪身后的国家了!
此事一出,周边邻国再也不敢对大晋商队下手,就连荒野之地真正的劫匪也变少了,商人有国家护着才能安全走天下,不用随时担心丢失性命,这也让越来越多的百姓对商人的地位有了改观,也给不少人走上商路坚定了信心。
商贸区揭牌后,隔着几条街的城北百姓也陆陆续续搬进了新居,加上这边商铺开业,城北区整个月都沉浸在鞭炮声的喜庆中,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对城北改了观,甚至不少人开始在这边物色地皮建新宅。
原本无人敢踏足的区域如此成了香馍馍,官府卖地皮都大赚了一笔,而当月结束后,长安城的商税也明显增长了。
等交流会开始,长安城迎来了一次大人潮,不仅各地的商人纷纷赶来学习经验,连附近城镇的百姓也来淘货,看着竟比年初的科举更热闹。
商贸区里位置最好的铺子开了一家名字低调的淘货铺,隔壁就是四海书铺,这样的地段这样的规格让周围的商户都羡慕不已,纷纷猜测背后的东家是哪位权贵。
结果等他们发现前来盘账的竟然是位内侍后,不免有了猜测,难道是皇族中人开的铺子?那确实有资格拿下这样好地段的铺子。
杜鑫从南方带回来了大批货物,大部分是海外淘回来的,也有从南方收购的,价格从高到低都有,将三层楼的货柜摆的满满的,也成了人们最爱去逛的铺子,就算买不起,看一看开开眼界也是可以的,何况里头还真的有不少普通百姓买得起的东西,物美价廉,上了一次报纸后,这里就客似云来,生意极好。